畅游佛山民间艺术地
2014-07-31
来源:
人气指数:4694
第一站:南风古灶

南风古灶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高庙路的南风古灶。南风古灶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(1506—1521),南风古灶是石湾陶瓷业繁盛时期生产技术进步的产物,对石湾陶瓷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。五百年来窑火不绝,生产不断,完好保存至今,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、保存最完好且延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龙窑。从南风古灶正门进入,便会看到一堵很高的陶瓷墙。用瓷片烧制,拼贴而成的佛山古镇陶铺壁画,色彩琳琅满目,人物、景物活灵活现,展现一幅气势宏大的佛山古镇街市民众生活景象。

南风古灶左右两边分别叫做南风灶和高灶,相传是龙凤灶。往南风灶方向走,经过古榕树和古寮场,便会看到明清的古建筑群,这是古代窑工师傅们居住的地方,建筑主要以青砖为墙,麻石为基,起到防潮防湿和防止被挖墙脚的作用。而古建筑群内有一有钱人家的大房子——林家厅,建于明代。古建筑群极具岭南民俗文化的建筑特色,是古代建筑文明的遗产,且至今保存完好。现在这里设立了国际艺术家村,已有30多名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家进驻,将来会有更多的艺术家在此生活和创作。
120路线:保利花园总站--南风古灶总站;
137路线:千灯湖总站--南风古灶总站;
109路线:佛山火车站总站--南风古灶总站。

“活”陶瓷
在南风古灶边上,连接石湾公园和南风古灶之间有一条仿明清建筑的公仔街,专门销售各种陶瓷艺术品,既有传统的名家之作,也有现代的家具装饰品,遨游其中,完全陶醉在陶瓷艺术的文化长廊里。“妙手匠心巧出神,泥沙水火见奇珍。艺精品美石湾瓦,名甲四方天下闻。” 这是赞美佛山石湾公仔的诗句。以此可见,佛山石湾的公仔早已名家天下,那生动传神的造型,那流光溢彩的风情,让人深深地沉湎于泥土与水火所凝聚而成的艺术之中。
交通:广佛线地铁季华园站后,出站坐137公交到南风古灶站下车。门票25元。

石湾的陶塑技艺秉承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特征,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,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及独特的地方性。石湾公仔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,它的题材跟一般市民的生活有关,直到现在,石湾人的生活依然跟陶瓷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在石湾逛一下市场,你就可以发现很多跟陶瓷有关的摊档。从日常所用的器皿,到一般家居摆设,都离不开陶瓷。这种传统的陶瓷文化世世代代影响着石湾,如今,不少年轻陶艺家对于陶艺创作都充满热情,希望能够掌握到这种传统的工艺。
门票25元。玩陶是30元/小时,烧制也是30元/件,等待时间约需一个月。

在公仔街附近,有一个瀑布。瀑布很有特色,由数百个大小瓦缸组合而成。水顺势流入缸中,满而则溢,瀑布呈盆满钵满之势,蔚为壮观;侧面近赏则水击缸壁,水花飞溅,犹若珠落玉盘,别具趣味。在南风古灶,游客观光游览之余,还可以参与玩陶、烧陶。石湾的陶艺自明清至今兴盛发达,卓有成就、富有艺术才华的陶艺家也不断涌现。如今,玩陶已成为都市的一种新时尚。要了解石湾历史悠久的陶文化,不到南风古灶将是一大遗憾啊。
午饭时间可尝尝石湾美食:石湾鱼腐。
第二站:普君南路

游览完南风古灶并且吃过午饭后,第二站来到普君南路,这里是佛山年画的制作集中地,现在就剩下冯氏了。冯氏世家是广东佛山仅存的木版年画代表。一百多年来,冯氏世家从祖父冯均开创“冯均记”的字号,获得“门神均”的美誉,成为民国时期佛山木版年画的代表。在冯均的年代,佛山做年画的人很多,现在的普君南路当时叫细巷,窄窄的街道上集中着许多年画作坊。木版年画的历史在“文革”中被打断,冯均一夜之间忍痛劈碎了两百多块雕版,自此之后,佛山木版年画式微。时至今日,从业者老的已然作古,年轻的纷纷改行。

沿着普君南路一直走,便看到冯氏的祖铺。从1993年开始,冯氏年画在政府没资金扶持,就挂靠在民间艺术社旗下的情况下,连续亏了8年。最后冯锦强为父亲的执着所感动,毅然接过这个担子,一年10多场的推广活动,身影遍布各大中小学、民俗庆典,终于有了回报,开始扭亏为盈。如今“门神均”的后人-冯炳棠、冯锦强父子,仍然在坚持木版年画的制作。“冯均记”已经成为迄今仍用手工绘制佛山木版年画的代表,也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家正宗流派的木版年画。
交通:从南风古灶出发到地铁广佛线季华园站,乘坐往西朗方向的地铁到普君北路站C出口下,沿着普君北路直走,途经普君市场,见到应记面店后拐入小路,沿着普君南路直走便看到冯氏祖铺。

佛山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永乐年间,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,以清代乾隆、嘉靖年间至抗日战争前为鼎盛时期。包括门画(俗称门神)、神像画、灯画、榜边画以及民国初专销越南、柬埔寨等国俗称“安南画”的木版画等,以门神年画为最大宗。分为原画、木印、工印工笔三种。佛山木版年画借鉴和吸取了佛山民间剪纸、染色纸、铜凿写衬、木版花纸、神衣、门盏花钱等地方民间艺术制作技巧,在色彩上大面积使用红丹、绿、黄、黑等大色块套印,使画面富丽堂皇,熠熠生辉。
交通:从南风古灶步行到青柯南站,乘坐157路车到普澜一路站下,步行约14分钟到普君南路。

佛山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永乐年间,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,以清代乾隆、嘉靖年间至抗日战争前为鼎盛时期。包括门画(俗称门神)、神像画、灯画、榜边画以及民国初专销越南、柬埔寨等国俗称“安南画”的木版画等,以门神年画为最大宗。分为原画、木印、工印工笔三种。佛山木版年画借鉴和吸取了佛山民间剪纸、染色纸、铜凿写衬、木版花纸、神衣、门盏花钱等地方民间艺术制作技巧,在色彩上大面积使用红丹、绿、黄、黑等大色块套印,使画面富丽堂皇,熠熠生辉。

以题材划分,则有门画、神像画和岁时风俗画三种类型,其主要功用为祭祀、祈福和装饰环境,体现了人们驱邪纳福的愿望。热烈而艳丽的佛山木版年画不仅寓意吉祥,更由于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,夏日日照时间长,气候炎热,雨量充沛,空气湿度大,使用佛山本地生产有“万年红”美称的大红、丹红作门画衬底,使门画的色彩鲜艳华丽,增添喜庆吉祥的气氛。同时,在人物盔甲、袍带上绘画金银图案纹样,使画面更加丰富,更突出了佛山木版门画独有的艺术特色。
交通:从南风古灶步行到中国陶瓷城站,乘坐136路公交车到普君北路站下,步行约9分钟到普君南路。
第三站:岭南天地

下午茶时间又到了~佛山地盘大,景点分散,可看可玩可吃之处太多很难完全领略。如今有一个好地方可向大家推介,它把佛山城市文化精髓和现代流行元素巧妙结合,高度浓缩。这个一站式综合文化景区就是佛山岭南新天地。简单地说,跟上海新天地一样,它也是具有古典风格的小资艺术街区。在岭南新天地内含有22幢文物建筑和众多优秀历史建筑,改建时设计师并未改动原貌,而是延续了历史街巷的淳朴隽秀风格,使得佛山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得以传承。

从广佛地铁祖庙站出来,走不多远便能看到一幢幢还未及入住的低层洋房,名为东华轩,再往前,紧邻着岭南天地的小街,便是一排整齐的设计不错的联排别墅,大门颇具西关风情。岭南天地正对面则是祖庙,中间隔着一个特别的鲤鱼广场。其实岭南天地的占地面积也不算太大,旧的原始建筑保留了一部分,有些是新建的,用作了餐饮或者购物商铺,其中还是以餐饮居多,特别是西式餐饮,比如9号花园、星巴克等等。



走累了可以找间小铺坐下来,喝杯东西,吃个小点心,尽情享受美好的下午。岭南天地里各种店铺琳琅满目。其中包括余仁生、玉冰烧等驰名粤港澳的老牌商号,还有本地的工艺陶瓷、剪纸艺术家开设的专卖店,充分了展现了佛山本土文化精粹;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,引入哈根达斯、星巴克、awfully chocolate等倍受青少年喜爱的流行文化名店代表,让历史与现代和谐共处,把经典和新派完美融合,令特色传统文化和现代休闲生活并肩共存,小资气氛相当浓厚。
交通:
从冯氏祖铺步行到普君南站,乘坐117路B线到祖庙站下,步行约2分钟到岭南天地;
从普君南路走到普君北路地铁站,乘坐广佛线到祖庙站下,步行约8分钟到岭南天地;
从普君北路站走到兆祥公园站,乘坐104路公交到人民路站下,步行约3分钟到岭南天地;
从普君南路步行到市二医院站,乘坐128路公交车到祖庙站下,步行约2分钟到岭南天地;
从普君南路步行到普君墟站,乘坐114路公交车到祖庙站下,步行约2分钟到岭南天地。